企业推荐
更多产品推荐
更多企业新闻
更多- 1天津能谱助力交个朋友,仪器人 2025 天津科学仪器行业仪商联谊会成功举办
- 2客户案例∣能谱科技用红外光谱仪为利安隆筑起品质护城河
- 3甘丹科技积极开展国标培训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4天津能谱助力交个朋友,仪器人 2025 天津科学仪器行业仪商联谊会成功举办
- 5天津能谱助力交个朋友,仪器人 2025 天津科学仪器行业仪商联谊会成功举办
- 6客户案例∣能谱科技用红外光谱仪为利安隆筑起品质护城河
- 7客户案例∣能谱科技用红外光谱仪为利安隆筑起品质护城河
- 8破局立新 智启未来 |德瑞检测创始人深度参与阿里巴巴橙功营
- 9诚邀莅临上海禾工仪器展位 |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 10灰化炉(马弗炉):山东赛锐特为宁波XX汽车有限公司提供上门服务
暴击无间隔!这次是土壤污染防治!
2022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2月16日全网公开,投资界沸腾。
2月17日,环保板块掀起涨停潮,冠中生态、建工修复20%涨停,倍杰特、中航泰达、清水源、京蓝科技、启迪环境、绿茵生态、博天环境、钱江水利、海天股份、雪迪龙等均大有收获。社评:基建涨完环保涨,市场全线活跃。
这其中,《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的下发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小觑。通知明确,自今年起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前后将用4年时间摸家底,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
至此,业界解读也迅速跟上。如广发证券就表示,环保细分领域——固危废处理、再生资源、环境监测、水务等领域有望充分收益,基建+环保的底部反转机遇值得重视。首创证券也表示,环保行业将迎来更多业务机会。
而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也反应极快地开始了解关注企业的涉足情况,如山东鹏华回应控股子公司天元信息是否有资质参与时表示,将积极参与;再如谱尼测试,在回应是否有资质时明确表示,“参加了前两次国家土壤普查工作,具备参与第三次土壤普查的资质”。
相关仪器仪表类企业也是重点关注对象,如钢研纳克就被问到是否有售土壤普查仪器,公司给予了肯定回复。此外,如争光股份被问,关于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有没有可能应用于土壤修复的问题,其回应主要应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处理。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市场涟漪并不会很快平复。
为什么,市场对这次土壤普查给予了如此强烈的反馈?
一方面,土壤污染治理存在高度的隐秘性,以至于治理工作和修复工作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且由于家底不清,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牵涉面广,污染点源多等因素,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在被充分重视后依旧有些“无从下手”。
作为一个系统性相较水处理项目更强的工程,土壤污染治理是以生态红线划定,未污染土地保护以及场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为突破口进行的。那么,在数次摸家底之后,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市场将迎来怎样的格局呢,这也是令人期待的。
另一方面,继1958年和1979年之后,这是第三次,时隔40多年。而与土壤相关的最近一次普查行动应可以追溯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7年启动,历时4年完成,摸清了全国农用地和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的底数。
那么这次,全国土壤普查,虽然针对性不强,但是范围上更大,旨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就外部环境而言,环保行业的现状也跟40年前天差地别,资本的激动也好,环保企业的激动也好,也没什么意外。
从各省市动态更新的污染地块修复名录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污染地块总数超过700,可见“十四五”能发挥的余地有多大。市场同步反馈的数据显示,全国涉足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相关行业的单位已近4000家,近两年的涨势曲线揭示了市场格局的变迁。
业界预测,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空间超7万亿,占比最大的将是耕地修复市场,或有望看到6万亿发展空间。
这么庞大的投资空间,钱到底哪里来呢?调动资本积极性自不必说,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的遍地开花,或也是解决方案之一。
如江西财政厅印发了《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设立方案》,10亿元的疌泉金环土壤基金由江苏省环保集团联合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发起,山东首只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也已经落地(目标规模10亿),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据说是国内第一支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众志成城,还怕打不好净土保卫战?!
关键词:
土壤污染防治,土壤修复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