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仪器仪表在线>资讯列表>四川就《引大济岷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20—2050年)》公开征求意见!

企业推荐

更多

四川就《引大济岷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20—2050年)》公开征求意见!

2022年10月10日 09:47:07 人气: 24491 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引大济岷工程是国家和四川水网体系的骨干工程,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岷江流域综合规划》《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为有效减缓引大济岷工程水资源配置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实现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编制了《引大济岷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规划》。现,就该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意截止时间:2022年10月21日。
 
  引大济岷工程受水区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0.4%,未达标水功能区共8个,分别为新津开发利用区的新津县景观娱乐用水区和沱江德阳高碑景观、工业用水区,什邡德阳保留区,毗河郫县新都开发利用区的毗河新都农业、生活用水区,毗河新都青白江保留区,毗河青白江金堂开发利用区的毗河青白江金堂胜利过渡区,凯江中江三台保留区和玉溪河芦山保留区。
 
  规划目标:结合该工程水平年选取,本规划基准年确定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确定为2035年,远期规划水平年确定为2050年。到2035年和2050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即受水区范围内所有断面水质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
 
  主要任务↓
 
  开展重点污染源防治: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完善城乡污水管网体系、推行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
 
  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到2035年,引大济岷工程受水区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50年,生物水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5%以上。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综合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循环利用”等措施,建成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综合示范区。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并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等技术。逐步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体系。
 
  狠抓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强化工业集聚区污水治理。到2025年,实现各工业集聚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工业企业监督管理,重点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加强特色农产品分散加工企业污染治理。
 
  加强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
 
  着力保障饮用水安全:深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设置率达到100%,标识标牌全面设立,“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视频监控建设率达到100%,受水区各区(县)全部建成备用水源地。巩固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整治等。
 
  文件更多详情内容详见附件。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