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真的上线了!
我不允许你还不知道,2024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官微正式宣告,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民营自己的服务平台,功能强大
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惠企政策直达、发展形势及监测评估、诉求和建议、民间投资发展、融资对接合作、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7个一级栏目,发改委表示,欢迎广大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登录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浏览政策、了解信息,反映问题诉求、提出意见建议。
大家可能都知道,环保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了7成以上,不过你们知道环保领域民营企业占比是多少吗?全联环境商会曾在报告中分析,全国累计培育出的533家国家级环境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企占比超过了80%。所以,环保民企更应该好好利用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带来的便利,以及集中采纳民企建议和诉求的机会。
图源: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民营经济政策一点通,惠企政策直达,无论是财政、融资,还是科技、扶持、税费优惠,甚至人才和外贸信息,都能一站式获取。
图源: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民间投资发展,直连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民企可以在此看到全国推介项目,比如环保领域的文罗镇村庄污水治理项目、大石桥市官屯镇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宣恩县水环境(贡水河段)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南和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湘潭县潭潭线镇区污水管网改造建设项目等。
图源: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融资对接合作,直连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在此可查看各类信息,包括融资对接需求,融资增信服务,地方典型案例等。其中金融产品超市将各大银行推出的适配内容均纳入其中进行展示,为民企搭建了直观了解和高效对接与选择的桥梁。
整个平台的功能可以说直切重点,非常具有综合性,也具有较高的适配度,核心就是资源的整合。真正帮助民企拓宽信息渠道,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共享,这也一直是我国在强调的,对民营企业给予切实的帮助。
环保民营之困,在价值回归中待解
如果往前看就会发现,民企是在政府的“关注”下发展的,政策也往往给了很多的“偏爱”,比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如果往后看,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科技创新生力军的民营企业也依然会是整体经济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已经明确要求,“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而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于今年11月完成了意见征集,距离正式落地又近了一步。毋庸置疑的是,环保民企在前进路上从不缺政策护航。
那么环保民企到底被困在了哪里?业界普遍认为,从大环境来说,产业发展周期带来轮动式发展行情,非常考验民企的判断力和适应力。而在转型之间,究竟是专注一个赛道还是多元化发展,如何进行未来定位和战略布局,也很关键。
资源、价格、技术、市场准入等多重因素交织,让环保企业的生存空间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中被压缩。更直白地说,就是内卷,总有一些企业会陷入恶性循环的“陷阱”中,从而黯然退场,这种情况在国资央企大举携资本入场后就更是雪上加霜。
环保人可能还有印象,2018年至2020年,环保行业有二十多家民营企业陆续引入国有资本,“环保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吹得很大。全联商会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2018年民企占一半多,2022年就几近腰斩,而前10在2019年仅1家民企在榜。
“国进民退”的话题曾连续两三年都长期霸占环保界热议榜单,但在转型阵痛逐步消减后,业界更理性地看待和分析了这一现象。民营企业和国央企各有优势和短板,技术和资本,创新和资源,灵活和稳定,是否能在互补中谋求共赢?
所以看到自己的优势,聚焦核心竞争力,善于转换思路也很考验民营企业的生存智慧。在做工程中没有优势就抓运营,在运营中缺乏资源就强研发,全国布局战线太长就先深耕区域市场,环保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智慧发展,民营企业也同样需要学会从“站在风口就能飞”转向“剩者为王”。
如果说,环保的“工程时代”是属于资本的“游戏”,那么环保的“运营时代”到来,民营企业是否能占据更多主动权呢?
找准“生态位”,于存量市场强内核
以上,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时代的变革,逻辑的转换,需求的更迭,价值的回归,这种大而化之的东西也是有具现投影的。青山说,存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了,存量市场成为主战场了,民营企业该如何“创造价值”,从“工具”完成到“战略资源”的转型呢?
认知,很重要。曾经很多企业在主业增长趋缓的背景下追求第二增长曲线,也有部分企业不跟风,就要做“小而美”,无论是何种路径,只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就是最优选。环保行业,近两年在“+环保”和“去环保”的选择上就能窥得一些端倪,比如侨银、福龙马、新安洁、玉禾田等一批环卫企业野心勃勃瞄准“城市大管家”的位置,愣是与强行挤进环卫赛道的物业集团们开启了反向争夺赛。
再比如中创环保,放弃环保业务,转投人工智能怀抱。今年8月,中创环保公告称,控股股东4.67%的股权将被司法拍卖,随即10月就传来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成为中创环保的实控人的消息。至此,中创环保的走向与其公开表示的“剥离亏损环保资产”“将AI人工智能、算力服务方向作为公司战略转型方向”的规划达成了一致。
当然,也有走另一个“极端”的。南方泵业,光更名就更了5次,其中也探索着要自泵产业端延伸至环境治理板块,为此还更名为了中金环境。但是8年过去,南方泵业最终认为应“聚焦先进制造业主业、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南方泵业的品牌效应和公司核心竞争力”,所以由中金环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南方泵业,并更名。
也许有人会觉得,很折腾,但环保在线认为,拒绝躺平何尝不是一种态度,要有闯天下的魄力,也要有审时度势的智慧;要有战略调整的勇气和能力,更要有认识“生态位”的大局观,这大约就是民营企业应该抓到的核心要义。
整治“内卷”,厘清应收账:民企之机
说了这么多,一定会有人认为没说到环保行业的硬伤上——应收账款。关于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环保在线也一直在关注,并多次进行过探讨,细节在此不再赘述。【可详见:环保领域应收账款难题新解法,贵州政企三方联手化债;要钱难!152家A股上市环保公司应收账款突破2000亿,七成以上金额持续扩大等文】
数千亿的环保“欠账”给环保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经过这几年的沉沉浮浮,在转型阵痛的拐点上,2024年更像是成为了即将要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环保企业都无奈走上了“对簿公堂”的地步。但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央以更坚决的姿态出手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强化了202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审议通过的《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工作要求,与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的“研究健全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的举措”相呼应。同时,上述提到的中央经济会议后,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明年将“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好消息是,近期东江环保和瀚蓝环境的两则公告为应收账回款问题拨开了云雾。东江环保表示,下属子公司收到了应收账款回款1.12亿元,瀚蓝环境也公开宣布,自四季度初开始累计收到了应收账回款约4.4亿元,而且瀚蓝还表示将力争年内再解决10-15亿存量应收账款。
话里话外,不难听出确实有点子信心在里头。当然,这种信心是政府与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促成的,业界总结了一下,一是专项债政策的支持,二是央国企被要求带头偿债,三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落地,四是“化债”多元化模式的发展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五是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六是企业更加关注自身风险管理,市场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有望于2025年迎来更多的好消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对于环保行业苦之已久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无疑是“良药”。防止恶性竞争,强化行业自律,营造促行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良性竞争氛围,同样有利于民营企业专注修内功。
所以,很是期待啊,环保行业的2025年将是怎样的一次旅程,在“十四五”的终章会迎来怎样的“完篇待续”。环保人们,相约2025吧。
关键词:
环保民营企业,环保市场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