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全国首单黑土地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在辽宁省抚顺市签约。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松辽水利委员会、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和抚顺市委、市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签约仪式上,抚顺县介绍了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情况。出让方抚顺县人民政府与受让方抚顺市金丰矿业勘查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交易抚顺县海浪乡杨木村、转山村5条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16.7亩,交易额167万元。抚顺县人民政府设立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专项账户,交易资金主要用于侵蚀沟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管护。
这一交易,是我国黑土地保护治理的一项重大突破,开辟了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的投融资新路径,探索建立了投入循环机制,意味着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有了“新竹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高产丰产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黑土地保护法》明确规定,“加强坡耕地、侵蚀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合理采取保护、治理、修复和利用的精细化措施”“确保黑土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中办、国办印发实施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对侵蚀沟治理等形成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据水利部专项调查成果显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总数量为66.67万条,沟道总长度23.24万千米,沟道总面积4029.57平方千米,近九成属于发展型侵蚀沟,达58.96万条。黑土区侵蚀沟主要分布在耕地上,耕地面积虽然仅占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的三成,但集中了近3/4的侵蚀沟,达49.48万条,侵蚀沟直接占毁耕地面积达417.72万亩。
侵蚀沟的形成发展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东北黑土区雨热同季、降水集中,黑土土壤疏松、抗蚀能力弱,在降雨形成径流冲刷地表作用下容易形成侵蚀沟。同时,东北黑土区耕地垦殖率高,地形坡缓坡长,顺坡、斜坡耕作是其主要耕作方式,由于缺乏配套的排水、截水等径流调控设施,坡耕地汇水面大、汇流历时短、水流量大、冲刷力强,进一步加剧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扩张,特别是耕地侵蚀沟尤为严重,直接蚕食耕地,影响粮食安全。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按照有关规划,落实投资渠道,“十四五”以来,累计治理侵蚀沟3.3万条,保护和恢复耕地792万亩,年可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9亿斤。经过治理的侵蚀沟沟头溯源、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基本得到控制,能够持续发挥水土保持作用,有效缓解侵蚀沟道对耕地的蚕食和切割。
抚顺县是东北黑土区典型县之一,此次交易的16.7亩耕地指标,仅为该县2024年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的一部分。据了解,抚顺县利用增发国债资金,实施侵蚀沟治理工程,通过沟道防护、边坡整治等措施,对部分沟段涉及的空闲地、裸地等未利用地进行系统治理,治理侵蚀沟295条,新增耕地约390亩,按照跨市交易最低价格10万元/亩计,仅新增耕地指标交易一项价值3900万元。
辽宁省高度重视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工作,2024年选取抚顺县作为试点县,建立省、市、县三级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全过程各环节支持指导抚顺县推动相关工作,探索建立收益反哺侵蚀沟治理和乡村振兴发展机制。2024年,辽宁省通过实施侵蚀沟治理工程,全省共有效保护耕地约427平方公里,增加蓄水能力约3080万立方米/年,增加保土能力约42万吨/年,稳定粮食产量约55万吨/年,稳定农民收入约8.8亿元/年。同时。辽宁省2024年预计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2400多亩,初步估算交易价值约2.5亿元。全省现存3.2万条100米以上耕地中发展型侵蚀沟若全部得到治理,交易价值约16亿元,对推动整个东北地区建立侵蚀沟治理投入循环机制重要示范意义,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初步统计,2024年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项目,可新增耕地和恢复耕地7987亩,其中新增耕地2848亩,辽宁省新增耕地面积最多,占新增耕地比例86%;恢复耕地面积5139亩,其中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恢复耕地较多,分别占恢复耕地的68%和25%。
全国首单黑土地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是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关于黑土地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将为全国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提供“辽宁经验”。水利部将系统总结推广此次交易经验,加大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支持力度,创新政策机制,为黑土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全国首单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落地
关键词:
土壤修复,排水系统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