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仪器仪表在线>技术列表>不同重量梯度误差差异原因

企业推荐

更多

不同重量梯度误差差异原因

2025年04月10日 10:12:22 人气: 53 来源: 昆山巨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不同重量梯度误差差异的技术分析报告
 
  传感器灵敏度非线性特性(核心因素)
 
  检重秤的称重传感器在不同载荷下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响应。测试数据显示,在10%-30%量程段(如0-3kg量程的0.3-0.9kg范围),灵敏度变化率达0.05%/kg;而在60-90%量程段(1.8-2.7kg),灵敏度变化率降至0.02%/kg。这种非线性源于应变片材料的弹性变形特性,导致轻载区单位重量变化引起的电信号变化更显著。
 
  信噪比差异(关键影响)
 
  当称重<5%量程时(如0-3kg量程的0-150g),有效信号强度仅0.5-2mV,与环境电磁噪声(0.1-0.3mV)处于同一量级。而50%量程时信号达5-10mV,信噪比提升5-10倍。这就是为什么1kg样品相对0.05%,而50g样品高达0.15%的根本原因。
 
  机械结构形变累积效应
 
  实验表明,3kg载荷引起的秤台形变(约0.03mm)是1kg载荷(0.01mm)的3倍,但形变增量呈递减趋势。这种非线性形变会通过杠杆机构放大,导致5kg重载区的绝对误差(±4g)反而大于2kg区(±1.5g)。建议采用有限元分析优化秤台结构刚度分布。
 
  采样时间窗口限制
 
  动态称重时,200g产品通过检测区的时间窗口(约80ms)是1kg产品(200ms)的40%。AD转换器在短时窗内采集的有效数据点减少60%,导致轻载产品重量计算时的量化误差显著增加。这是高速线(≥120件/分钟)轻载产品误差激增300%的主因。
 
  温度漂移的权重差异
 
  温度每变化1℃,1kg样品输出漂移0.02%,而10kg样品仅漂移0.008%。这是因为轻载时传感器桥路供电电流的温漂成分占比更大(约占总误差的35%),而重载时机械蠕变误差占比提升至60%。
 
  解决方案建议
 
  采用分段校准技术,将量程划分为5-7个区间单独补偿
 
  轻载产品(<10%量程)建议降速30%运行
 
  重载工位选用蠕变特性≤0.01%/h的传感器
 
  开发基于LSTM网络的动态误差预测补偿算法 (实施后预计可将轻载误差降低40%,重载误差降低25%)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